從來沒在自己的Blog上轉載別人的文章,但最近在台灣爆紅的Cath Kidston的故事卻讓我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。

原來這個在我眼中只是個小碎花包公司的老闆,Cath Kidston,居然有著這麼勵志的故事。從小是個大小姐,卻在19歲時力經喪父,之後罹患乳癌,但卻堅持不放棄希望,堅持要創造讓人感到美好的事物。

cath kidston

她的成功不是在於Cath Kidston這品牌做的有多大,而是她的商品為許多人帶來了暖暖的幸福。

希望我的民宿有一天也能這樣,為許多人在倫敦的日子帶來幸福的感覺。米愛拉加油! (趕快去整理房間 :p)

 Cath-Kidston-at-her-showr-003

以下故事轉載自3月15號聖地牙哥日報

鄉間漫步Cath Kidston

聊起這一代的英國設計,你也許會想到工業設計師Tom Dixon後龐克時代的焊接結構,或服裝設計師Stella McCartney那種古典卻輕巧的浪漫精神,但你一定不會忽略最典型的英式鄉村風格;
碎花布、手工感、豐富色彩,在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Laura Ashley沈寂退位後,新霸主Cath Kidston席捲而來,這股風潮從英國、日本,終於一路吹來了台灣。 
有些概念是永遠不會退流行的,端看如何操作。鄉村風格換句話說,即代表「中產階級白人的優雅閒適生活」;在美國,Ralph Lauren塑造它等同於《大亨小傳》般上流社會華美的度假時尚,而在英國,Cath Kidston則由小物出發,將消費者籠罩在一種隨手可及、慢慢累積的雅致氛圍之中。到開幕不久的台北東區Cath Kidston專賣店逛逛,從被套組、餐具、包包衣物到香氛產品,視線所及均是花草鳥樹,彷彿灰暗城市裡的一座園子;人們到這裡來挑選種籽,心想著回家後,是否也能在生活上栽種出些什麼?
大小姐創業
新科王妃凱特去年出訪加拿大時,有多少貴重又稱頭的旅行箱任她挑選,她卻拿了一只Cath Kidston的可愛藍色點點旅行袋,除了支持本國品牌,也聰明地展現了親和力。這點她和婆婆—已逝的戴安娜王妃倒有幾分相似,而戴安娜王妃和Cath Kidston本人,還竟有層學姊妹的關係呢!
在英國肯特郡West Heath寄宿學校就讀的女孩們,通常是為了嫁入有錢人家作準備;她們無需為生活打拼、也沒必要發展事業,但命運經常會寫出不同的劇本,於是戴安娜王妃成為這世代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之一,而Cath Kidston則在一九九三年創立以自己為名的品牌,在去年的大蕭條中獲利幾乎翻倍,營業額超過了三千萬英鎊。她自小受經常旅行的父親影響,血液中本帶有大膽成分;十九歲那年父親驟逝讓她決心脫離優渥大小姐生活,加入媽媽的設計公司做事,「即使爸爸不在了,我仍想要他以我為榮,」她曾如此描述當時心境。
不悲觀 造夢
另一次衝擊在多年後來到,Cath Kidston發現自己罹患乳癌。「我不想到人生最後,才發現沒有使盡全力地活過、冒險過!」而人在脆弱之時記憶總會倒轉回最美麗的時光,她想起年幼與父母、兄姐一起在鄉間別墅度過的日子,當時的管家湯瑪斯太太所做的事情是那麼讓她著迷並且跟著學習:縫製座墊、編織小熊玩偶、在手帕上刺繡出鳥和花的圖案…;癌症令Cath Kidston失去了乳房與生育能力,但在與病魔搏鬥的過程中,她也在倫敦開了第一家店,誰能說這不是一種勝利!
「所以我喜歡令人愉悅的、美好與實用的事物,即使無法時時開懷大笑,我們總得樂觀面對人生。」而這哲學完全反應在Cath Kidston的產品上,在英國她還出版編織與裁縫書籍提倡DIY概念(當然店裡有全套用品可供選購),在經濟每況越下與人情淡薄的年代,Cath Kidston所強調的手工精神和懷舊情感無怪乎趁勢崛起,較精緻淡雅的印花也讓年輕人接受度大大提高;更甚於此,Cath Kidston提供了一個夢。英國《每日郵報》曾刊出一位愛用者的說法是這樣的:「被Cath Kidston的物品環繞,我覺得自己是完美的家庭主婦,住在有柵欄的房子裡,小孩和小狗都很乖,院子裡長著蘿蔔,廚房有剛烘焙好的手工蛋糕…;即使我只是個住在勞工階級公寓、忙得要死,一天到晚吼孩子的媽媽。」

 

原文出處:http://sdct2988.com/?p=20101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